活动剪影

后浪领学思政课 讲出“青年味道”

    更新时间:2024-04-30

为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体现思政课的温度,推动学生思政微课堂与课程大课堂相结合,学校第十三届技能节期间,思政教学部在前期“习语金句”课堂分享成功经验基础上,采用“翻转课堂”的表现形式,于2024年4月25日上午在福强校区开展“后浪领学思政课,别样思政我来说”活动。专职党委副书记孙从争,教务处、思政教学部等部门负责人及100多位学生现场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经过两个校区的初赛筛选,最终选出20支学生队伍进入决赛。参赛选手由听课者变为授课者,用所学所感所悟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引领青年学子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

思政微课主题展示

序号

姓名

主题

班级

1号

傅仕林

传承优秀传统(非遗)文化—英歌舞

23汽营G5-3

2号

吴忆天、林金童

立足专业,谋求发展

23新能源G5-2

3号

杨晨、杨芯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新媒体G5

4号

廖佳欢、谢欣怡

做新时代的追梦少年

23人工智能J6

5号

陈瑞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3楼宇G5-2

6号

黄钰、连思婷

建推进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

23楼宇G5-1

7号

顾昌辉、康帅

改革开放给物流带来了什么变化

23现代物流G5-1

8号

丁紫乐、桂美凤

思想以价值为魂

23汽车G5-1

9号

吴议希丹

职业

23汽营J4

10号

姚佳慧、廖炜贞

反对校园霸凌

23烹饪G5-1

11号

吕佳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汽营G5-2

12号

孙铭遥、舒蓝萍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借鉴

23视觉训练与康复G3

13号

张琳然

家国情怀

23物流G5-1

14号

林秋豪、刘家宝

直面挫折,积极应对

23 数控编程 J4

15号

蔡鸿楷

浅谈“一带一路”

23机器人G5-1

16号

汪丽玲、汤子娴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打铁花

23数字化G5

17号

陈瑶

科技创新

23互联网G5

18号

罗漫淇 林梓妍

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叶雕

23电子商务G5

19号

蔡润平、黄诚开

浅谈政治制度

23移动G5-3

20号

邱齐俊、龚子豪

职业生涯规划

23工业互联网G5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让“大道理”入脑入心,寻找“小切口”是一个巧办法。决赛过程中,选手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红色基因”熠熠生辉。同学们带领大家深刻感受时代变化的惊天动地、祖国发展的波澜壮阔,鼓励青年学子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春潮,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文化自信”铿锵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参赛选手对英歌舞、叶雕、打铁花等各种非遗文化进行了丰富的介绍,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深刻地阐释了如何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参赛者的讲解和表演鼓舞着同学们自觉担负起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奋发有为,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美丽中国,大家共建。学生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详尽丰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讲解,让我们感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立足专业,谋求发展。学生立足自身专业,结合社会发展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职业规划,为在场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方案和方向。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的通过风趣幽默形象的设计讲解精神内耗的产生原因:有的运用灾难化思维,突出情绪困境指点迷津;还有的以屡上热搜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为主题,普及法律知识……

经过精彩的展示和比赛,来自文商学院杨晨、杨芯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制造学院林秋豪、刘家宝的《直面挫折,积极应对》,凭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微课设计、扎实而优异的临场表现,摘得此次学生讲思政微课比赛的桂冠。具体获奖情况如:

一等奖

杨晨、杨芯瑜、林秋豪、刘家宝

二等奖

陈瑶、顾昌辉、康帅、吴议希丹、姚佳慧、廖炜贞

三等奖

傅仕林、丁紫乐、桂美凤、吕佳音、孙铭遥、舒蓝萍、汪丽玲、汤子娴

优秀奖

吴忆天、林金童、廖佳欢、谢欣怡、陈瑞婷、黄钰、连思婷、张琳然、蔡鸿楷、罗漫淇 林梓妍、邱齐俊、龚子豪

把思政课讲台交给学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学校加快构建“大思政”体系的生动探索。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学生思政教育的“新范式”,用“青年声音”讲好新时代故事、传递新时代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