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办公室党支部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研学”实践,将思政课堂搬到革命文物前,以实地研学为抓手,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红色热土,成为学校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铸魂育人实效的生动写照。

10月23日,深圳鹏城技师学院党员教师与优秀学生代表一行,走进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内300余件文物宛若无声的“历史教师”。在英雄前辈曾使用的望远镜前,学生们通过镜片裂痕推断其损于沙鱼涌激战,从中感受到战火硝烟与先辈无畏。这种“文物侦探”式的沉浸体验,让历史可触可感。师生们通过观察细节、研读史料与交流推理,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深刻理解了东江纵队孤悬敌后、艰苦抗战的峥嵘岁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有同学感慨,“我们常在历史的宏大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但东纵的历史告诉我们,伟大恰恰由无数‘渺亳小’凝聚而成。”还有同学表示,“今天走进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一段段烽火岁月从历史书本走入眼前,深深被先烈们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担当所震撼。”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凝聚起坚定的信仰力量,成为我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党建带团建”机制、培育青年政治火种的关键一环。

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的创新举措,深圳鹏城技师学院积极构建思政育人共同体,系统整合本土红色资源与产业发展要素,打造“大思政+高技能”育人模式。2024年以来,学校与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共联共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陆续开展东江纵队“行走的党史课”、“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与“改革开放史”图片展进校园活动,邀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孙磊进校园,组织学生赴飞亚达计时文化中心开展工匠精神实践研学,全校师生共上一堂“阅兵旋律与节奏共鸣”音乐主题分享课,形成特色思政实践体系。

红色研学架起了回望历史与精神传承的桥梁。本次红色研学活动是深圳鹏城技师学院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将红色基因、改革历程与产业脉动深度融合,让“特区精神”成为立德树人生动载体,使“技能报国”内化为青年价值追求。

(撰稿部门:办公室)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4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