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成果

转变发展方式 再创发展优势

    更新时间:2016-05-10

(文章发于《中国培训》之“景容视点”专栏,2010年1期)

 

黄景容

 

新世纪以来,我国技工教育以服务经济、服务就业为指导;遵循教育的、技能人才培养的、市场的三重规律,贴近市场,扩张规模,突出技能,促进就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市场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快速增长。90%以上的高就业率也有力地促进了劳动者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职业教育领域起到了排头兵、示范者作用。随着我国步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技工院校相应地转变发展方式,再创发展新优势,势在必行。

一、技工院校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体现在其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看,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状况决定技工教育发展状况的规律产生不可抗拒的作用。技工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状况坚定不移地要求技工教育必须也只能按他的“眼色”行事。无数实践证明,优秀的技工院校总是因为聪明地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才呈现出“江山如此多娇”的面貌。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质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技工教育而言,无疑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谋求新的更大发展的又一次良好机遇。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的不是场地、资金、设备,而是人的能力的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有效转变发展方式的,是高水平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的操作型高技能人才。没有“双高”人才的有机结合,结构调整,方式转变都难以到位。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就必须识时务地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调整自身结构,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实现新的发展。

从内部情况看,以下四个方面问题普遍的存在,迫使技工院校必须尽快调整,以新的发展方式为经济发展服务。

第一是招生规模迅猛扩展,但培养质量已积隐忧。近些年来,一些技工院校不顾自身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在不断增大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不相适应的矛盾冲突中,办学质量令人堪忧,形成了典型的粗放扩张、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第二是学制教育大张旗鼓,但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工作比较寂寞。学制教育、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就业服务是技工院校的四大办学职能,也是技工院校多元化办学的功能所在。遗憾的是,多数院校并没有均衡发展四项职能,结果是:技工教育与职中、职高教育之间的区别不明显,特色不鲜明,同时,也降低了技工院校的社会贡献度。

第三是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与市场的对接工作倍受重视,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市场对接的现状令人担忧。技工院校以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为载体的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机制基本形成,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企业反馈的意见看,技工院校毕业生最大的不足是职业素质不能适应企业要求。国内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仍停留在传统方法上。这说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任务十分繁重。当前,采取新的培养方式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八项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的课堂教育,借用西欧国家技能培养方法,注重职业素质的认知性教育;另一种是以素质拓展训练为主的第二课堂教育,借用英美军队士兵素质训练的办法,注重体悟性教育。二者都有效果,但都没能紧紧结合学生毕业后就业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是校企合作普遍开展,但多数停留在浅层合作上。当前,技工院校已经在校企合作的数量、质量、形式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但总的来说仍停留在“订单培养”、“定向培养”、“顶岗培养”的浅层次的合作上,突出表现:校企双向互动机制尚不成熟,“利益共同体”尚未建立,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效果不明显,校企合作距离“校企融合”、“培训工厂”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二、技工院校转变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

总体而言,技工院校的发展方式尚处于粗放扩张、数量增长阶段。转变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道路,要求技工院校必须从发展战略、功能完善、基本任务三个方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一)技工院校发展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技工院校长期发展所要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新时期,技工院校发展战略应从三个方面定位:一是服务经济发展,即服务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与多元化多层次产业结构的形成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持。二是服务就业创业,即让学生凭借自己在学校提高了的整体素质和学到的技能实现就业和创业。三是服务技能成才,即让学生在技能就业的基础上,经过岗位的锻炼和技能不断提升(回校参加短期培训)而成才。服务经济发展是遵循规律;服务技能就业创业是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服务技能成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大事。

(二)技工院校办学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决定技工院校的办学特色、发展质量及社会贡献度。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应明确“四二三”定位,即履行全日制教育、社会化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创业服务四项职能,打造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劳动者就业创业服务两个基地,实现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就业创业、服务技能成才三个目标。

(三)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任务

1.办学功能上,由以学制教育为主向学制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创业四项职能四位一体、资源共享、齐头并进转变。不仅要大力抓好学制教育,大力提高全日制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而且要高度重视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做到设备共享,师资联通,培、考、用对接,高级工培养为主。

2.培养对象上,由招收“两后生”为主向招收各类相关群体进行技能培养转变。改变传统的技工院校招生思路,走开放办学道路,面向社会有志于技能学习的各类人员办学,使技工院校成为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学制教育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成为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失业人员、青年求职者、退役士兵等群体开展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的综合训练基地;成为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等技能培训的重要培训载体。

3.培养标准上,由侧重学校标准向强化市场标准、深化国家标准、淡化学校标准转变。所谓“市场标准”,即用人单位的认可。衡量、评判一个毕业生是否达到市场标准的依据就是毕业后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所谓“国家标准”,即法定职业能力考核机构的认可。衡量、评判一个毕业生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依据就是毕业前是否获得法定机构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所谓“学校标准”,即学校的认可。衡量、评判一个毕业生是否达到学校标准的依据就是毕业前是否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强化市场标准,就是坚定不移地按市场需求设办专业,坚定不移地按校企合作的模式培养学生。深化国家标准,就是不把职业资格考核沦为应试教育;不使职业资格证书名实不副;不让国家标准与市场标准相差过大,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淡化学校标准,就是要改革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一是坚持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就业创业,服务技能成才的办学定位;二是以学制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多元办学的思想统筹资源;三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实行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四是参照企业文化模式改造学校文化模式。总之,技工院校是学校,但不能太像学校;技工院校不是企业,但某些方面要像企业,尤其是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二者的培养,一定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改变以教师教课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期末考试为重点的传统做法,将合作企业需求渗进学校各项管理。

4.培养目标上,由一技之长向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仍然需要一技之长的各类技能人才,但更需要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与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相比,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难度更大,需要投入更多,师资能力要求更高,但学生就业后的工资收入也更高,职业成就感更强。因此,技工院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积极调整培养计划,为市场培养更多合格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5.服务方向上,由服务第二产业为主向服务一二三产业并举,以二三产业为主转变。此次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就是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而是二、三产业为主,三次产业并举。因此,专业设置上,不唯二产业,突出三产业,兼顾一产业,实现更宽范围和更高层次的服务。

三、技工院校转变发展方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用好政策。政策是技工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源泉,用好政策是关键。用好政策必须关注政策、吃透政策。目前,中央和地方在农业、就业、产业、民生、教育、培训等方面均制订了激励政策,这些政策中有不少措施有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技工院校应当关注政策,学透政策,运用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

(二)夯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转变技工院校发展方式,不能忽视办学的一些基础性工作,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不搞事、能共事”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教学与科研能力过硬,又有良好工种开发能力和考评能力的师资队伍。二是教学设备配置。既要注重普适性设备的配置,也注重引领性设备的配置。三是校企合作。基于企业的经济特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源自于合作学校的基本条件与既得利益,故此,不要老是埋怨学校“热脸”贴向企业“冷屁股”,校方一头热,而要自我审视:在处理技能人才培养供与求的矛盾过程中,作为供方的学校是否具备了“供”的相关条件。如果“供”的条件已经具备,完全或基本可以满足“求”方的需求,校企双方的合作一般情况下会获得互利共赢,如果“供”的条件不具备,尤其是学生素质差,不能符合“求”方要求,就不能责怪企业,应该反省自己,创造资格条件,争取成功合作。

(三)确保质量。整体上看,前一阶段技工院校处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在为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就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留下规模过速扩张和质量不相匹配的隐患,在隐患尚未清除之际,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技工院校培养更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无疑对技工院校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技工院校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质量树人的理念,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培训》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