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成果

公需课的知能训一体化教学

    更新时间:2016-05-10

 

(文章发于《中国培训》之“景容视点”专栏,2011年9期)

黄景容
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一、三种概念的认识
        (一)何谓公需课?“公”,有“共同”之意,“需”即“必需”。公需课就是技工院校每位学生都必需上的课。其与公共课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所有学生应该上的课;前者是所有学生必须上的课。“应该”一词有两个语义:一是指在情理、习惯、规律、制度上理应如此;二是指对事理、情况发展趋势的推断、估量、评价。“必需”一词也有两个语义:一是一定要有的;二是不可少的。“应该”上的课,有些学校或有些专业学生未必要上;“必需”上的课,每所学校的每位学生都得上。如何判别是应该上的和必需上的课,最有发言权的是学校的服务对象:用人单位和学生。学校应该根据国家发展和培养目标,结合市场、社会需求和学制特点,经过认真调研,最终确定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必需课。
        在国内职业院校普遍不重视公共文化课的情况下,我们不仅予以重视而且还建议将公共课改为公需课。其目的,绝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试图唤起业内人士对公共课的重视。一是在办学性质的认识上,要明确:职业院校不是培训机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还要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二是在思想认识上,解决公需课对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对专业课学习两个方面作用的认识问题。三是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根据必需,重新界定,使公需课的所教、所学、所用“三所”对接,切实实现公需课对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作用。
        (二)何谓知能训?知,即知识,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认识和经验。知识具有客观性,以概念、原理等形式存在。知识具有可传承性,教育是知识传承的主要途径。知识具有发展性,人们可以通过实践积累和对现有知识进行加工或创新形成新的知识。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平台,也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工具之一。任何学校的教育活动,首先的和基础的是相关知识的传授。这是规律,不可违背。传授方式可以“百花齐放”,但是不允许不传授知识。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主要包括专业性知识和公需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即关于专业活动的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不同;公需性知识,可以理解为“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学的知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工具类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为人处事知识等;二是方法类知识,如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等。
        能,即能力,指的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在技工院校的公需课领域,能,至少涉及互相联系的两类能力:一为技术性能力,简称为技能。比如,应用写作课的写作技能、数学课的测算技能、体育课的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课的心理咨询技能等;二为智力性能力,简称为智能。比如,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等。在实践中,尽管技能与智能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但二者的区别仍是明显的,比如“技能”的可视性较强,程序性明显,易于传与学;“智能”的可视性较弱,省悟性明显,传与学不容易。但是,两种能力都是每个公民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训,即训练,指学校把必需的知识、必需的能力(技能和智能)有机地组织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开展科学的训练。知识、能力是教学的内容,训练是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
        我们有意识地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并联起来,而且要求相结合到一体化的程度来完成教学,这无疑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是否可行,希望探讨,也有待实践证明。
        (三)何谓知能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式,即标准的定式或相对稳定的可复制的样式。“知能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指的是学校公需课教学领域应当推行的以知识、能力、训练三者相结合,并以“一体化”程度为结合的最理想状态的教学样式。
如上所言,“训”,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知与能”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学内容。知能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1,通过科学的调研和反复讨论,相关人员形成每一门课程必需知识、必需能力的基本一致意见;2,根据训练的要求和课程的特点,采取或项目的,或任务的,或问题的,或课题的等合适的形式,形成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体现知识、能力、训练三者紧密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3,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当体现以下特点:一是经典性;二是职业化;三是趣味性。4,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达到以下要求: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阐释的做法相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程度更深;所教、所学、所用“三所”对接更到位;师生在课堂上的教、学、做三位一体表现更具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教师教学更有成就感。
        二、六步模式的构建
        德育课是公需课。德育课教学应当怎样体现知能训一体化教学呢?南方某校是这样实践的:
        (一)德育教研室教师长期跟踪学生在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围绕德育课程目标要求,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实习动态,汇集大量生动的案例。
        (二)根据德育课课程目标要求,从大量案例中精选出80个典型案例,并对典型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成25个典型问题。比如,如何面对实习岗位的调整?如何与企业员工相处?面对实习企业师傅的发难,该怎么办?如何培养自己在实习企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典型问题的归纳要求体现四个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指导结合;法规引导与心理指导结合;专业技能展示与职业素养水平检验结合;案例的真实性与内容的生动性结合。
        (三)明确典型学习任务。根据四个结合精神,按照项目、任务的形式,将25个典型问题改造成若干典型学习任务。
        (四)按典型学习任务组织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人事经理、相关院校专家等召开课程标准座谈会,反复讨论,形成共识后,制订课程标准。
        (五)根据课程标准,由德育课教师编写校本德育课学材。
        (六)根据学材,实施知能训一体化教学。
        (七)考核评价。分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两种评价。过程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70%;其中出勤占10%;课堂表现占30%;作业占20%;学生小组长评价占10%。综合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考核内容为知能真实场景实战,考试形式为知能训一体化。
        上述介绍的某校德育课知能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做法是一种探索性尝试,可以借鉴,当然也需要改造。
        比如,调研环节。按照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应当开展行业、企业两个层面两种类型的调研。因为,只有经过充分调研,典型工作任务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界定。可以说,充分调研是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而这所学校德育课知能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调研只重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跟踪调研,这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按我们的理解,包含德育教育课在内的所有公需课内容都应植根于学生毕业后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对职业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所从事的职业工作进行公需性知能的概括。因此,调研对象应涉及理论研究专家,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学生与家长,与本课程相关的专业教师等。只有这样,才能调研出公需性,才能提炼出必需的知识和必需的能力,才能为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内容基础。
        又比如明确典型问题环节。德育教研室归纳为25个典型问题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在相当程度上,德育课与职业指导课之间的界限过于模糊。二是四个结合体现并不明显。三是缺乏有效归纳和深度挖掘,不利于知与能的提炼和知能训三者的有效“捆绑”。
        因此,应当认真讨论并反复实践以下六个步骤:
        1. 调研。(1)调研的目的要把握两个要点: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一要重点明确什么是本课程必需和够用的知识,二要重点明确什么是本课程必需和够用的能力,即公需课的知与能两个方面的问题。针对相关的对象进行必要的调查,掌握尽可能真实、全面的情况。(2)调研内容范围不求统一:据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而定,不求统一。比如,德育课程的调研内容范围应涉及以下方面:国家思想品德教育最新要求;社会主流认识;企业对员工思想品德基本要求;家长对子女思想品德状况评价及期望;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状况及其主流意见;主流理论研究专家的最新意见等。又比如,数学课程的调研内容范围比较简单:学生数学水平状况;专业学习必需和够用的数学知识;专业对口就业企业稳定就业所需的数学知识等。(3)被调研的人员的素质要符合三个要求:经验丰富;归纳能力强;表达能力强。(4)调研方式应达三个层次:依次为科学的问卷调查;典型代表的座谈;专家的论证。(5)建立调研制度。明确规定至少两年调研一次。目的是及时调整教与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内容较紧密结合。
        2. 明确典型学习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两类会议:一是系(室)级专任教师论证会,反复讨论三个层次调研成果,初步确定本课程的典型学习任务;二是校级典型学习任务确认会,会议由校方主持,系(室)级专任教师代表和校外相关专家(理论的、实践的)参加,最后确认本课程典型学习任务。
        3. 制定课程标准。根据课程典型学习任务,由课程教研室、系级本部分别研定本课程标准,报校级相关部门审定。
        4. 编写课程学习材料。根据典型学习任务和课程标准,由课程教研室组织开展知能训一体化学材的编写工作。学材先可以工作页形式试行,逐渐完善后形成可以出版的“教材”。
        5.教学实践。用自编的学材实施知能训一体化教学。
        6. 评价与反馈。由校级督导部门牵头,对课程知能训一体化教学进行质量评价,并逐步建立公需课知能训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这种教学质量评价相对于学校办学质量的社会评价,属于内部评价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专业课的内部评价)。可称为公需课质量评价(相对于专业课质量评价)机制。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三方评价制度。其比重分别为:学生评价占40%;督导评价占30%;教师同行评价占30%。二是教考分离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制度。过程化考核的部分由课程专任教师负责。综合考核的部分由校级督导把握。
        三、模式构建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模式的构建大体上要经过六个步骤。六个步骤组成一个循环。由此循返往复,模式得以不断调整、完善。而要实现这种过程,应注意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能度的把握。构建公需课的知能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知能训三者的有效“捆绑”是重点,而知能二者“度”的把握是难点。难在界定必需知识与必需能力不容易;界定技能与智能不容易;界定知识的容量、质量不容易;界定能力的容量、质量不容易。以数学课程为例,不同专业学生上同样的数学课,哪些是必需和够用的知识?哪些是必需和够用的能力?本身的“度”和之间的“度”都比较模糊。对知能度的认定,既不能要求过高、过深、过严,也不能要求过低、过俗、过滥。要解决这一难点,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多形式、多层次调研,倾听各方真实的意见,然后汇集各方意见形成基本一致的任务。因此,知能度把握这一难点问题的突破口在于调研。调研成果决定知能的质、量、度。可以说,没有调研,就没有知能训一体化课改;调研不深入、不充分、不科学,知能训一体化课改就不可能成功!
        (二)知能训一体化与工学教一体化关系处理。我们在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工学”两个主体之上加一个“教”的主体,认为专业课课改中,存在三个过程:工作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载体性课程,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是内容性过程。专业课的工学一体化课改实际上是工学教一体化课改,其与公需课知能训一体化课改之间的区别是清楚的——一个适用于专业课,另一个适用于公共课。但联系也客观存在:公需课既有基础性奠基作用,也有促进式服务功能。对于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而言,公需课与专业课改革应“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双进步。就二者关系而言,并列之外,公需课应该为专业课服务,具体而言,公需课的知能训一体化教学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特别是与专业学习直接相关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课)不能取消,要充分考虑专业语文、专业数学、专业英语的课时、师资、科研。
        (三)训赛考联动。这是对公需课知能训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的整体性要求,也应成为公需课知能训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手段。相对于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训练、竞赛、考核都是实现目标的路径。所谓联动,就是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体现竞赛,包含考核,采用竞赛、考核的方式完成训练。主张以训赛考促教,以训赛考促学,坚决反对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收”。
        显然,训赛考联动是一种好方法,优于传统公共课的满堂灌。当然,又不是唯一的好方法。教无定法,允许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更多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