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成果

关于技能教育“一流”问题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6-05-10

(文章发于《中国培训》之“景容视点”专栏,2011年5期)

黄景容
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为宣传我国技工教育先进院校并扩大其影响,在连续四期的视点栏目文章中,笔者先后概述了“广州工贸”、“北京工业”、“苏州技师”和“厦门技师”四所技工院校的办学经验。在培养“一流技工”的道路上,四所院校的成果丰硕,都是名副其实的“一流技工院校”。当然,我国还有其他很多优秀技工院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技工院校才是“一流技工院校”?由此引发了作者对“一流”技工、“一流”院校等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一流的技工
        所谓“一流”,包含头等、尖子、第一等含义。语言学上,属于模糊性词语,表示对抽象事物的本质性判断。这种判断很难用精确的数据描述,只能以经验归纳的形式表达。“一流技工”也属这类情况。我们只能用经验性判断的语言,笨拙的对“一流技工”标准作出尽可能接近事实的描述:本工种领域公认的职业素质最高、技术能力最强的技术工人。
        面对“职业素质最高、技术能力最强”的模糊性,衡量的最好办法是各类工种、各类场所举行的生产性技术比试。通过比试赛出素质“最高”,技术“最强”者。当然,这种比试应当严格的建立在市场普用设备、岗位普用技术的基础上。否则,比试就变味,竞赛获奖者就很难与一流技工划等号。
        一流技工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但哪些地方能产生一流的技工呢?无非是生产场所、竞赛场所。而在生产、竞赛场所扮演关键角色的主要是技工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可以说,技工院校、各类企业是培养一流技工的场所。“广州工贸”、“北京工业”、“苏州技师”和“厦门技师”四所技工院校的实践证明,只要具备相应条件,技工院校完全可以培养出一流技工。但相比之下,培养一流技工最佳的和最重要的场所不在技工院校,而在各类企业。因为企业,尤其是行业主流企业,拥有最适合培养一流技工的设备、岗位、师傅、机制、氛围。这些十分珍贵的条件,技工院校未必都拥有。即使拥有,培养经验未必也丰富,培养经验即使也丰富,培养一流技师的机制未必完善。即使机制也完善,展示一流技工社会贡献度和个人职业生涯成就感的空间也未必能像企业那样广大而长久。
        二、关于一流的技工院校
        理论上讲,能够培养一流技工的技工院校,就是一流的技工院校。一流的技工培养的数量越多,时间越长,一流技校的清晰度越高,影响力越大。但是,至少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流技工院校的清晰度和影响力受限:首先是一流技工的概念尚未也尚难准确;其次是即使有了相对准确的标准,也因难以逃脱人为因素的作用而使原就不尽准确的标准并不服从;三是技工院校所培养的一流技工的数量偏少。
        究竟应当采用怎样的办法来界定“一流技工院校”?或许,从技工院校办学质量社会评价角度入手是个可以一试的办法。对于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评价,国际上已有约定俗成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共有七个指标,由第三方评价,指标数据越高,越接近一流水平。这七个指标是:就业率、就业稳定率、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职务晋升率、学生满意率、用人单位满意率。
笔者在深圳高级技工学校主持工作期间,曾经就学生、用人单位、家长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委托深圳市企业家协会牵头,招标确定一家深圳市市场调查公司作为第三方进行客观调查。调查结果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形式向社会公布。
        当前,笔者所在的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正在进行更大范围的就业质量调查,即将办学质量的三个满意度调查与国际通行的七个指标相结合,按八大指标开展办学质量的调查。这八项指标是:就业率、就业稳定率、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职务晋升率、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或许这八项指标的第三方调查及社会评价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一流技工院校标准的一种途径。希望更多的技工院校参与此项探索。
        三、关于技工院校培养一流技工的必要条件
         “一流技工”的培养和“一流技工院校”的打造并不容易。从林爱平院长介绍的情况来看,“一流技工”的培养和“一流技工院校”的打造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撑:一是政府政策的支撑。如“厦门技师”的发展,不得不说得益于厦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厦门技师”成立的理事会中,厦门主管副市长亲自担任理事长,市相关职能部门出任理事会成员。由此可见,厦门市政府对技工院校发展的支持力度。优越的政策环境无疑为“厦门技师”的发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二是教学设备的支撑。没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就没有一流的技工。培养“一流技工”不仅需要有引领性设备引领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有大批普适性设备,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培养方法的支撑。早在1998年“厦门技师”就开始了培养方法的探索,并于2000年大胆引入新加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一体”、“教考分离”、“教学工厂”等一系列改革培养方式的举措,为“一流技工”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软”基础。四是高水平师资的支撑。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技工。五是校企合作的支撑。校企合作是一流技工培养的力量源泉。诚如林爱平院长所说:“要办好技工院校,需要许多有利条件的支撑;技工院校要发展好,必须‘武装到牙齿’。”
        四、关于技工院校校长对“一流技工”培养的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价他的校长。一个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今日的“厦门技师”与林爱平院长的领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据笔者了解,在林爱平院长的带领下,2002年、2005年该院两次受到国务院七部委表彰,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有关部门确认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高级技师培养基地”、“福建省文明学校”;林爱平院长本人不仅多次荣获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荣誉称号,还是厦门技师协会会长。“广州工贸”与李木杰院长、“北京工贸”与童华强院长、“苏州技师”与赵坚院长都是这样,四位院长都是典型的专家型院长,也是技工教育的内行院长。“一流技工”的培养和“一流技工院校”的打造,离不开“一流院长”的带领。从“广州工贸”、“北京工业”、“苏州技师”和“厦门技师”四所技工院校的办学实践来看,“一流技工”的培养对技工院校校长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校长应是内行。内行校长能够凭借对技工院校发展的熟悉,准确抓住“两态”,即与技工院校事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动态和市场动态,从而在学校建设中抓好“五子”,即定调子、铺路子、压担子、吹哨子、评果子,推动“一流技工”的培养。即使是“空降”的校长,也应该尽快成为内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一流技工的培养。二是校长应当充分认识并把握技工院校培养一流技工的有效性与有限性。所谓有效性,指的是条件较好的技工院校能够有效地培养出一流的技工。“厦门技师”、“广州工贸”、“北京工业”、“苏州技师”等全国领先院校都是典型例证;所谓有限性,指的是技工院校培养一流技工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不可能将所有学生都培养为一流的技工。我们既不能抹杀技工院校培养一流技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也不能夸大技工院校培养一流技工的能力。技工院校校长们应当充分认识与把握技校培养一流技工的优势与不足,创造培养条件,提高培养一流技工的能力。
        五、工学一体化的新形式
        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际,许多技工院校都意识到了课程改革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怎样改?要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样的方法是最好的,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比较“厦门技师”与笔者之前在《中国培训•景容视点》阐述的“广州工贸”一体化改革与“北京工业”一体化改革,三所院校均在一体化课程改革方面卓有成效,但又不尽相同。三所院校均在推行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但“厦门技师”在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经验过程中,别出心裁地创建出“教学工厂”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工学一体化的本质是追求“所教、所学、所用”的对接。无论哪种形式,只要“三所”对接到位,都是好的做法。“厦门技师”教学工厂的“六个一体”的工学一体化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她在学校的环境中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完成特定生产任务,实现“工”与“学”的融合。这种校中厂的工学一体化形式效果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