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成果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更新时间:2016-05-10

 

职业素质训练部   胡海芳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其运用形式新颖、学生参与率高、课堂互动性强,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认识不够,在操作时缺乏科学性,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行为五花八门,使得合作学习名存实亡,违背初衷,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中对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得出一些认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执教者正确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小组活动,合作学习,不合作行为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我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专门指出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相长”。

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Koonts首先创立并使用的,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美国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Guskey.T.R.提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各具特色的2-6人组成的小组中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缺乏对合作的准备,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操作时缺乏科学性,合作学习中的不合作行为五花八门,使得合作学习名存实亡,违背初衷,达不到预期效果。以下是笔者对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所得出的几点认识,以期方家指正。

一、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认识模糊,视合作为小组活动的必然产物。

合作学习是在班级学习体系里面,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运用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课堂学习策略。合作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约翰逊(D.W.Johnson)认为,合作式学习必须具备五大要素:①个体积极的相互依靠;②个体有直接的交流;③个体必须都掌握给小组的材料;④个体具备协作技巧;⑤群体策略。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曲解了合作的意义,将合作视为小组活动的必然产物,将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认为只要有小组活动,就能产生合作效应。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小组活动仅仅是机械地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必要的分工,只是为做而做,为演而演,其结果是“放得开”却“收不住”。在课堂上,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使用频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未有进行多久,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凌乱。还有的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由于准备工作不足——授课前教师未有对学生科学地进行分组,学生对合作的价值还缺乏体验和认同,教师没有对小组学习得出的结果采用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很多小组活动并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只是贴上了合作学习的标签而已,有些甚至是背道而驰。我们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讨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先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确定每组的组长和记录员,小组通过讨论等形式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这样,小组活动才能彰显其合作学习的本质。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包括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这里,合作的动机和责任是合作学习,它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二、学生对待合作学习的群体关系认识不足,合作行为习惯尚待建立。

为什么要倡导合作学习?合作能使我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常出现此类情景:小组中只有一两个人认真完成任务,其他人不积极参与,或者干着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合作小组成了不少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在活动中,个别学生(好学生)讲,其他学生洗耳恭听或似听非听,好学生往往包揽了一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复制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合作小组又成了“微缩课堂”。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自视过高,不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部分学生不习惯面对听众说出他们尚未成熟的观点,其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说错话,而不是从讨论中发现真理。因此在不少时候,合作学习呈现的仍然是“少数学生”活动、多数学生装模作样的被动局面。

这些不合作行为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对待合作学习的群体关系认识不足,被动合作的多,主动合作的少,相互之间合作行为的习惯没有形成。

为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与学生沟通,让他们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讲授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

三、教师游离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之外,小组合作成为教师的“课间休息”。

不少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因此在课堂小组活动中,教师放弃了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游离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之外,交代好任务就直接交给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合作成为了教师的“课间休息”。

固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建者。而教师则要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小组合作行为进行适时的引导和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得更彻底,更有效果。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教师还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最后对各组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合作的信心。

 

综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其妙处被大为称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灵丹妙药”和“完美生物”。

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活动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如果学得慢的学生需要学得快的学生的帮助,那么对于学得快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放慢学习进度,影响自身发展。②能力强的学生有可能支配能力差或沉默寡言的学生,使后者更加退缩,前者反而更加不动脑筋。③合作容易忽视个别差异,影响对合作感到不自然的学生的学习进度。④小组的成就过多依靠个体的成就,一旦有个体因为能力不足或不感兴趣,则会导致合作失败。

这些不足就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模式灵活运用。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反思合作学习的不合作行为,我们一定能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赖新元、吴小玲,《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吉林大学出版社

3.吴忆峰,《合作学习的内涵与方法》